2022-03-07 11:50:52 來源 : 證券之星
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國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,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,為人民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。“十四五”規劃明確提出,要把人均預期壽命再提高1歲,預防為主、未病先防是最經濟、最有效的健康策略。
參加今年的全國兩會,全國人大代表、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相君經過調查發現,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,生活節奏不斷加快,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數日益增多。數據顯示,我國70%的人群處于亞健康狀態。相關科研單位對10所高等院校開展的9138例亞健康狀態調研表明,學生亞健康人群占比69.7%,呈現年輕化的發展態勢。在一項對2026例亞健康人群的調研分析中發現,教師、科技和工程研究等腦力勞動者占比78.6%,表明亞健康狀態在腦力勞動者中更加普遍。亞健康已成為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、影響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公共衛生問題。
為此,吳相君提出建議,加大中醫健康狀態辨識在體檢中的應用。從健康到亞健康再到疾病,人體體質因素的影響不可忽視,各種體質差異是疾病失調的內在依據。體檢中使用中醫健康狀態辨識,對于常規體檢無異常者實施體質分類,建立“檢辨結合”的健康體檢方式,促使體檢者的亞健康狀態、健康風險檢出率有效提高,實現個性化、針對性的健康管理。目前,部分省市已成立“治未病”中心,將中醫健康狀態辨識納入體檢范疇。建議加強各級醫療機構“治未病”中心的建設,擴大中醫健康狀態辨識的應用范圍。
加強中醫藥在亞健康狀態管理中的應用。中醫藥干預亞健康,需要堅持食養與藥調相結合的方式。一是加強傳統養生藥膳配方的挖掘、整理,根據不同體質制定有針對性、合理的食養方案,加大科普推廣力度,推動食養真正融入人們的生活。二是鼓勵企業、醫療機構、高校等開發具有中醫理論支持的中醫藥健康產品,開展科學評估和示范推廣,推進成果轉化,特別是針對過早衰老、疲勞、睡眠障礙等亞健康常見狀態,探索建立治未病診療方案。
加強中醫藥在慢性病早期治療中的應用。一是對于經循證醫學研究證實療效確切的創新中藥,暢通申報渠道,經相關部門審批后,擴大報銷范圍,提高報銷比例;二是將有國內權威指南共識推薦的優勢品種,加強在慢性病中的使用,推動中醫藥早期介入慢病治療。(來源:河北廣播電視臺冀時客戶端)